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——读《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》有感
文章来源:许昌政协 发布时间:2021-02-07 阅读量:3698
费孝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,曾任第七、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,民盟中央主席。费老一生著述盛丰。
作为社会学家,他早年的《江村经济》和晚年的《行行重行行》等调查报告和著作,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思考,引起了巨大反响。社会与文化密不可分,费老的许多著述都涉及到文化问题。其中,由民盟中央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选编的《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》一书,比较集中体现了费老的见解与思想。
书中的大部分论著写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,此时正值新旧世纪交替之际,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拜,有识之士都在思考世界各大文明之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,相互关系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新面貌。费老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“文化自觉”的理论。而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这四句话,可以说是他文化自觉理论的高度概括。
今天我们讲到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其中一个方面是“文化自信”。怎样才能做到“文化自信”,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对我们有很多有益的启发。
要做到“文化自信”,首先得对自身的文化有认识,要能够做到“各美其美”。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,积累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。我们首先要下大力气去学习、去研究、去欣赏。但不管是哪种文明,都不是完美无缺的,都有精华与糟粕,因此,对自身文化的欣赏要避免那种轻率的、情绪化的心态,要避免文化本土主义那种自我欣赏、自我封闭、盲目排外的主张和做法。
其次要懂得“美人之美”。文化是复杂的,各大文明本身从来就不是绝对单一的。就中华文化而言,正是融合了多民族乃至外来文化如佛教文化,才有了今天“博采众长、兼容并包”的大胸怀。唐朝文化繁荣,吸引了众多国家的人士到中国学习,他们又把唐朝好的东西带回去,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,而其中,这些外来者也给唐朝文化发展带来一些新东西,又促进唐朝文化的发展。他人学习我们,一方面说明我们有优秀的地方,另一方面,也要看到他人对我们的文化有欣赏力。反过来说,世界上其他文明也有自身优秀的东西,同样需要我们有较高的欣赏力,欣赏他人,赞美他人,学习他人。善于“美人之美”就会有开放心态,就会有更多的文化资源,从而达到“双赢”的效果。
我们常说“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”。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除了中国,还有古埃及、巴比伦、印度,后来还有古希腊、希伯来文明,文明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,有农业文明、海洋文明、游牧文明、渔猎文明等等,不同民族的文化、不同形态的文化,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形式与内涵,没有对其他文明样式和内涵的认识与理解,就不会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精华何在,也就做不到对自身文化的欣赏,更谈不上对他文化的欣赏。无意中,就减少了文化发展可供利用的资源。
“文化自信”的基础是“文化自觉”,是知己知彼。全球化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。今天如果还有人认为可以独立于世界而发展,是不符合实际的。文化交流交往中,免不了还会有矛盾、冲突,但这不是拒绝文化交流的借口。更应该思考的是,在全球化的时代,人类作为类存在如何面对文化的建设问题,这就要求人们具备有时要改变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,站在更高的视点,以更大的胸怀,看待文化建设问题。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懂得欣赏本民族的文化,又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族文化,在“美美与共”中,不断迈向“天下大同”。
(许昌市政协常委 谢占杰)
(本期供稿:文化文史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