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震撼世界》读后感

文章来源:许昌政协  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05         阅读量:1859

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得一本旧书,《中国震撼世界》,出版于1980年,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,一个美国记者,在华北平原解放区农村的所见所闻。


杰克·贝尔登(1910—1989),美国人,任合众社、《大美晚报》记者。他于1933至1949年两次来华,长达12年之久,深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行采访报道,发表了大量新闻报道,留下了一部与埃德加·斯诺的《西行漫记》相媲美的著作——《中国震撼世界》,这位记者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,客观回答了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能取得成功”这个问题。


1938年11月,贝尔登作为唯一的外国记者,前往安徽泾县新四军总部。在途中他被投奔新四军的青年们感动,不禁感叹:“这是什么力量吸引青年自愿奔赴艰苦的敌后游击区,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战斗啊!这真是了不起的巨大革命力量,有了他们,中国一定有希望。”


在云岭,他采访了叶挺、项英等新四军领导人,新四军指战员的革命信仰、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,给贝尔登留下了深刻印象,令他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刮目相看。


新四军武器落后、装备奇缺、物资匮乏、条件艰苦,但他们始终以苦为乐、士气高昂,是什么能让这支队伍打败装备先进的日军呢?经过观察,贝尔登指出,新四军与其他军队最大不同之处在于“政治制度是这支军队的生命线”,部队每个连都有政治指导员,他们都是共产党员,担任最危险的职务、执行最勇敢的战斗,作战时最先冲锋、最后退却。


新四军以严明军纪作为行动准则。贝尔登观察发现,“战士在离开的时候,把门板装好,把一切弄得非常妥帖;军队居住的地方,能像新四军这样干净的,还没有见过;他们跟老百姓说话时,是那样温和”。


他把新四军的“三大纪律、六项要求和十项注意”翻译成了英文向外界传播,展示了铁的纪律是这支铁军的胜利之本。


作者深入到华北平原的农村,接触到大量的农民、游击队员、农妇等,通过对普普通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记录,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对共产党的高度认可,对国民党的深切痛恨,具有相当的材料价值。


这本书,也真实反映了,从那个时候起,中国共产党就深深扎根于普通群众当中,了解他们,理解他们,为他们的问题去认真解决,所以赢得了他们的支持,最终赢得了胜利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,也是中国普通大众的胜利,最终也是新中国的胜利。


在阅读的过程中,我被作者深入中国社会基层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。贝尔登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观察,而是真正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,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去理解他们的渴望与追求。这种深入的调研方式,让书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更加生动、立体且富有质感。


通过作者的笔触,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变革中的巨大力量。书中描绘了无数普通民众在艰苦的环境中,为了生存、为了尊严、为了国家的未来而不懈奋斗的场景。他们或许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,或许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,但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推动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。这种来自人民的力量,是中国能够在困境中崛起、在挑战中前行的根本动力。


同时,这本书也让我对中国的社会变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从农村的土地革命到城市的工业建设,每一次变革都充满了曲折和困难,但也孕育着希望和机遇。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,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。


贝尔登的文字客观而真实,他不回避问题,也不夸大成就。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,使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。它让我明白,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而是在不断地摸索、实践和总结中逐步前进的。


读完这本书,我对中国的过去充满了敬意,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。中国震撼世界的,不仅仅是其在经济、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,更是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民的力量、不屈的精神和对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。


(许昌市政协委员 郑少博)


(本期供稿:教科卫体委)


主办:政协许昌市委员会

豫ICP备14019896号

电话:0374-2969708 访问量:3607953

地址: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大道1188号 电子信箱:2969800@jzxz.com
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74-2969708 举报邮箱:xczxdyh@163.com 联系人:林惠芳